找到相关内容8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四部医典》防病

    论述本 第二十三章 防病 接着,意生大仙问道:“善哉!导师明智大仙。人身健康部分,应如何去学习?请医药王赐教。”明智大仙讲道:“善哉!大仙请仔细听。在一般正常情况下,应该注...

    宇妥·元丹贡布等著 马世林、罗达尚、毛继祖、王振华译注

    |藏医|防病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3/11343235974.html
  • 四部医典》生理、病理

      意生仙人问道:“善哉!导师明智仙长,从医学四论中如何学习《总则本》?请医药导师赐教。”于是,明智仙人讲道:“善哉!意生仙人请听。首先讲述《总则本》,好比三条树根生出九条枝干、四十七条细...

    宇妥·元丹贡布

    |藏医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1237056152.html
  • 四部医典》身体的形成

    第二部 论述本 第一章 绪论   导师、世尊、医药上师、青琉璃光王从讲《总则本》时的禅定中兴起,又入于说法雄师医药的禅定中。禅定不久,从头顶发出了万道光芒...

    宇妥·元丹贡布

    |藏医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0941486171.html
  • 四部医典》身体的喻义

      明智大仙讲道:“善哉!大仙仔细听。用比喻来讲述身体的形象是这样的:两块髋骨像四壁;脊椎像垒起的金币;命脉像玛瑙的柱子;四方形的胸骨像吊起来的栋梁;二十四根肋骨像巧妙排列在一起的椽子;软...

    宇妥·元丹贡布

    |藏医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1056196190.html
  • 四部医典》死亡的征兆

      明智大仙讲道:“善哉!大仙请仔细听。身体毁灭的征兆有四种:①远的征兆;②近的征兆;③不肯定的征兆;④肯定的征兆。   (一)远的征兆 计有使者的征兆、睡梦的征兆、态度的征兆等三...

    宇妥·元丹贡布

    |藏医|死亡征兆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1050586259.html
  • 四部医典》发病的途径

      明智大仙讲道:“善哉!大仙请仔细听。病因是由病缘诱发的。其途径犹如射箭一样;作为靶子的龙、赤巴、培根,被四种外缘中任何一个,则其它两者也会紊乱起来,危害身体。   龙位于骨骼;...

    宇妥·元丹贡布等[著] 马世林,罗达尚,毛继祖,王振华[译注]

    |藏医|发病途径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1/1622226513.html
  • 四部医典》疾病的特征

      明智大仙讲道:“善哉!大仙请仔细听。疾病的特性是增长、耗损、紊乱三者。而增长与耗损只能从疾病、元气、污物三种形态中表现出来。而它们各有内因和特征。 内因 疾病增长、耗损的内因,...

    宇妥·元丹贡布等蓍  马世林、罗达尚、毛继祖、王振华译注

    |藏医|疾病特征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1/1628056601.html
  • 四部医典》治疗方法

    论述本  第二十七章 治疗方法 接着,意生大仙问道:“善哉!导师明智仙长。治疗方法部分应该如何学习?请医药王赐教。”导师讲道:“善哉!大仙请仔细听。疾病诊断以后,应如何...

    宇妥·元丹贡布等著 马世林、罗达尚、毛继祖、王振华译注

    |藏医|治疗方法|治法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3/07493336218.html
  • 四部医典》治疗原则

    论述本  第二十八章 治疗原则 接着,意生大仙问道:“善哉!导师明智仙长。您已经讲述了九种特别的治疗法则,应如何进一步详尽地学习,请仙长赐教。”明智仙长讲道:“善哉!...

    宇妥•元丹贡布等著 马世林、罗达尚、毛继祖、王振华译注

    |藏医|治疗原则|治则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3/09440236278.html
  • 四部医典》身体各部的正常状况

      明智大仙讲道:“善哉!大仙请仔细听。身体各部的正常状况是这样的:①身体各部的容量与精气的正常状况;②互相关联的血脉的正常状况;③各要害处的正常状况;④各孔窍的正常状况。 一、身...

    宇妥·元丹贡布

    |藏医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1009056203.html